尊敬的2025级新生家长:
您好!
当您的孩子手持录取通知书踏入校园,他即将开启的不仅是一段求知之旅,更是从家庭走向独立、从依赖走向自主的关键成长期。我们深知您此刻的欣慰与牵挂,希望能够与您携手,共同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助力他们的全面发展。
初入大学的孩子,会同时面对地域文化、生活、人际、学业等多方面的变化:他们可能会因进一步的独立而在生活规划、消费管理上感到一阵慌乱,可能会与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室友磨合而产生烦恼,可能会因从高中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大学的“自主安排学习”而找不到节奏,也可能会因社团竞选失利、学业考核未达预期而陷入短暂的失落。请您不必过度担心,这些短暂的焦虑和迷茫,并非孩子“不够坚强”“不够优秀”的表现,而是每个人面对新环境时正常的适应性反应,正是这些小小的挑战,会慢慢教会孩子如何自我管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自主学习、如何调节情绪、如何解决问题,成为他们提升心理韧性、增长人生经验、逐渐走向成熟的宝贵经历。
作为孩子的“重要他人”,您的支持方式也会影响他们适应新环境的速度与状态。在此,我们想为您提供几点做法作为参考:
1. 倾听优于说教
当孩子吐槽“天太热了”“事情多任务重”等“问题”时,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应对这些事情,而是本能地希望您能知道他做了哪些事情、面对什么样的情况,此时,先倾听孩子的诉说,接纳他的情绪,再问他“那后来呢”“你打算怎么办”引导其思考解决办法,不要直接下“你应该...”的指令,讲“你要知道...”的大道理,甚至进行“你怎么...”的批评指责。
2. 信任胜过焦虑
不必每天频繁追问“今天学了多久”“有没有跟同学好好相处”,适度地“放手”,给孩子留出独立探索的空间,允许他们试错乃至犯错,相信他们有能力在探索和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生活节奏。
我们也理解您作为家长的不舍与牵挂,请您也照顾好自己,您的安心与从容是孩子最有效的定心丸,您的稳定与信任将是孩子最坚实的情感后盾。
3. 关注而非比较
每个孩子成长速度不同,不必用别人的成就衡量自家孩子,做孩子最坚实的心理后盾,关注他们“是否比以前更懂得规划时间”“看问题是否更加客观全面”,或许比纠结于具体的数字或排名更有意义。
若您发现孩子出现持续的情绪困扰,如不愿与人交流、对以往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频繁地说“生活没意思”“不想上学”等,这可能是他们暂时陷入了心理困境,需要专业支持。我校心理中心为全体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孩子可通过校园VPN预约线下咨询,也可向心理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化院心天地”心灵树洞投稿获取线上帮助。当您察觉孩子需要专业支持时,不妨温和地建议他们“试试和老师聊聊”,让孩子知道“寻求帮助是勇敢而积极的行为”,而非“软弱的表现”。所有的咨询服务均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仅在学生自愿或者法律要求时才会突破保密,请您和孩子放心。
教育是一场“家”与“校”同心同行,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温暖支持与学校专业守护的共同滋养。新生入学后,我校心理中心将向新生发放《吉林化工大学心理健康宣传手册》(系列共6册)、开展新生心理测评、入学适应等主题活动,未来四年,心理中心也将不断推出各种适应性、阶段性、发展性的特色心理活动,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与心理状态,也欢迎您关注本公众号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知识,与我们保持沟通。
最后,衷心祝愿您的孩子能在大学的校园里,不仅收获知识的成长,更能拥有健康强大的内心!愿我们以心为桥,携手同行,共同见证孩子在大学的每一天里,成长为更自信、更从容、更有力量的自己!
吉林化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2025年9月16日
(初审:史凌志 复审:唐嵩潇 终审:王晓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