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环境是否让你有些忐忑?未来的生活是否让你充满好奇?别担心,你们的“大家长”——辅导员徐巧娣老师,带着满满的关怀和期待来啦!
“同学从哪里来?”“食堂的饭菜还吃得习惯吗?”“最近晚降温寝室里冷不冷?”……一句句亲切的问候,拉近了老师与同学们心与心的距离。
徐巧娣老师细致地了解同学们初入大学的适应情况,耐心解答大家关于生活起居的种种疑问,叮嘱大家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尽快融入寝室大家庭。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走访中,徐老师再三叮嘱用电安全、财务安全和人身安全:“出门记得断电”、“陌生链接不要点”、“晚上外出尽量结伴一起”……这些看似“唠叨”的话语,背后是老师们最深切的牵挂。希望大家时刻绷紧安全弦,共同守护好这个“新家”。
大学四年如何度过?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徐老师不仅是生活上的导师,更是学业上的引路人。她与大家畅聊专业学习、社团活动和个人规划,鼓励大家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制定目标,珍惜时光,在吉林化工大学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尽情探索,乘风破浪。
关于生活适应,徐老师温声说道:“如果遇到困难,你们不必独自承担,一定要告诉老师,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你们。”
关于个人安全,她俯身叮嘱:“你们的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心安。”
关于未来与远方,她像点燃星图:“若被迷雾遮住了方向,我就做一枚指南针,陪你们重新找回方向。”
最后,她站在九月的阳光里,把祝福别在每一阵风里:“新程启碇,愿你们带着被岁月熏香的‘馨’,揣着滚烫的‘心’——从此山高水长,我们并肩把路走成诗。”
一次次叩门传递的是温暖,一声声问候承载的是关怀。
此次走访,不仅消除了新生们的陌生与不安,更搭建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未来四年,辅导员徐老师将始终陪伴在大家左右,为大家的成长保驾护航。
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们,愿你们从这方小小的寝室出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从此心有所依,勇毅前行,书写属于你们的灿烂青春!
(初审:孙晨宸 复审:陈 宇 终审:杨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