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十七部委《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提高学工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心理问题应对处置能力,切实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于近期开展了2024年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专项培训。
第一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第一讲邀请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心理体验中心主任马喜亭老师,讲座主题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问题。马老师首先通过心理危机的案例列举,带领大家共同分析案例,强调案例过程中的要点把握,进而引入如何精准识别心理危机,发现身边学生的潜在危机问题。最后讲解危机发生时的合理干预措施,帮助各位参会老师可以更冷静有效地发现危机、面对危机、解决危机。
第二讲:校园心理危机中的父母工作
第二讲邀请了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心理健康专家工作指导组组长,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胡月教授。讲座主题为校园心理危机中的父母工作。家校共育为近些年的教育热点问题,而针对心理问题的同学,如何有效地与家长沟通的同时不造成学生的抵触,也是心理工作中的一大难关。胡老师通过结合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讲解常见心理危机问题,阐述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精神卫生法相关议题,探讨与大学生父母协同进行危机干预工作的策略,促进更好地应对危机,更好维护校园稳定,帮助大学生顺利成才。
第三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的法律议题
第三讲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MAP中心心理督导师、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行业产业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王啸天老师。讲座主题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的法律议题。王老师通过自身的学工经验以及法律知识首先通过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所涉及的经典案例,引入本次课程话题。接着结合案例介绍《精神卫生法》《民法典》《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相关知识。随后带领各位老师学习如何依法依规处理应对要点。案件事实调查基本要点、依法依规处理基本要点、依法依规应对的程序设计等。
学员感悟
随着此次培训活动的圆满落幕,各位参会老师在培训后也纷纷表达了各自的收获。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冯俊骐老师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深感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的责任重大,明确与父母协同工作可凝聚强大力量,构建家校共育防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清文老师表示“专家们的精彩讲解和案例分析,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意识到,作为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指导者,更是他们心灵的领路人。”经济管理学院的宋文茜老师也表示“谨记讲座中提到的危和机共存,并认为作为辅导员要时刻满怀热情开展心理工作,用真心和爱心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理学院的陈宇老师表示“培训内容丰富多样,让自己意识到教师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关注每名学生,真诚与他们沟通与交流,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节奏,保护每一名学生合法权益,让学生们感受被重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生物与食品学院的卢祉巡老师表示此次培训让其意识到“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才能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帮助和支持。”航空工程学院的孙家傲老师表示“今后将把所学融入工作,助力学生塑造健康心理,为其成长之路点亮心灯,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生活挑战。”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的朱莉老师表示“通过三次专题培训,让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自身心理健康工作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帮助我更加适应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挑战。”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刘懿萱老师表示“通过此次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专题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到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有效沟通和引导。”石油化工学院的徐坤老师表示“通过培训令我深知与家长协同的关键,需以专业引导家长情绪,助其理解孩子,家校合力,为孩子筑牢心理防线。”机电工程学院的李也老师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了解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问题,明白了心理危机干预中涉及的精神卫生法相关规定,还学到了与大学生父母协同策略,加强家校联系。”
通过本次活动,各位老师在丰富了心理工作技能、提高心理危机问题的认知水平、干预技巧的同时,还了解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提升了工作中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底线,能够更好地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保护学生、保护学校。相信在日后的心理工作中大家能够更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我校学子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初审:史凌志 复审:唐嵩潇 终审:王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