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归来“情绪电量不足”?这份“快充指南”请收好

发布者:史凌志发布时间:2025-05-06浏览次数:

五一假期转瞬即逝,相信同学们都度过了一段愉快、充实的时光。不过,假期结束后,不少同学发现自己“情绪电量不足”,陷入了节后综合征的困扰。别担心,今天就为大家送上一份“情绪快充指南”,帮助大家迅速调整状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校园生活中!

1情绪低落

假期的轻松愉悦与回归校园后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容易产生失落、沮丧等负面情绪 ,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

2焦虑不安

面对堆积的学业任务,如作业、考试、论文等,担心自己无法按时完成,从而引发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症状。

3注意力不集中

心思还停留在假期的吃喝玩乐上,难以集中精力听讲、阅读或思考问题,学习效率大幅下降。

成因分析
1生物钟紊乱

假期中,大家的作息往往比较随意,晚睡晚起,甚至昼夜颠倒。当突然恢复规律作息时,身体难以适应,导致精神状态不佳。

2压力骤增

假期是放松的阶段,心理压力较小。而开学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各种压力接踵而至,心理上一时难以承受 。

3心理落差

假期中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新鲜感和刺激感。回到校园后,生活节奏变得相对单调,这种落差容易让人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

情绪“快充”实用技巧

调整作息,重启身体能量

1. 制定规律作息时间表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例如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

2. 借助外部辅助可以设置多个闹钟,放在离床较远的地方,迫使自己起床;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

3. 逐步适应不要急于求成,给自己2 - 3天的时间逐步调整作息,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合理规划,缓解学业压力

1. 梳理学习任务将近期的作业、考试、课程项目等任务一一列出,按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

2. 制定详细学习计划根据任务清单,为每天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将大任务分解成小目标,逐步完成 。

3. 设置奖励机制当完成一个学习小目标时,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如吃一份喜欢的零食、看一集喜欢的电视剧等,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运动锻炼,释放负面情绪

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运动方式,如跑步、跳绳、瑜伽、篮球等。

2. 坚持定期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 - 5次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让身体充分动起来,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状态 。

3. 运动时间选择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自己在学习时更加精力充沛。

社交互动,获取情感支持

1. 与朋友、家人分享假期经历在课余时间,和身边的朋友聊一聊假期的趣事,互相分享快乐;也可以给家人打个电话,倾诉自己的思念和烦恼,从他们那里获得鼓励和支持 。

2. 参加社团活动或集体聚会积极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或者和同学们组织一次小型聚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扩大社交圈子,丰富校园生活。

3. 主动寻求帮助如果感觉自己的情绪问题比较严重,无法自行调节,可以向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聊聊,他们会给予你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

小贴士

同学们要明白节后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不要过分自责或焦虑。允许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接纳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调整心态 。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把它们当作成长和进步的机会。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 。在学习之余,多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摄影等,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能在兴趣爱好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

(初审:史凌志 复审:唐嵩潇 终审:王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