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效应|为什么你包的丑饺子,是新年最强粘合剂?

发布者:史凌志发布时间:2025-02-02浏览次数:

正值春节之际,阖家团圆的同时免不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而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一批“厨房刺客”被迫营业:把饺子捏成外星生物、把春联贴出抽象派风格、把鱼炸成炭烤标本……如果这些工艺出自我们之手,往往我们会羞愧难当,但神奇的是,这些翻车现场,反而成了全家笑得最大声的时刻:那些歪歪扭扭的作品,总被长辈拍照发遍朋友圈如炫耀一般。心理学告诉你,不是我们家人审美掉线,而是你的“劳动成果”触发了——「宜家效应」。

什么是宜家效应大家都知道宜家吧,那里有很多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家具。当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把那些零散的零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家具时,会对这个家具格外喜爱,觉得它比那些直接购买的成品更有价值,这就是宜家效应啦。它指的是人们对于自己投入劳动、情感而创造的物品,会赋予其更高的价值感和喜爱度。

宜家效应在其他生活场景中的体现

1. 手工DIY礼物:在生日、纪念日等特殊时刻,不少人会选择亲手制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这些亲手制作的礼物,虽然可能在工艺上比不上专业人士的作品,甚至存在瑕疵,但送礼者却对其寄予了深厚的情感。收礼人收到这样的礼物时,也能感受到这份独一无二的心意,使得礼物的价值远超其本身的物质价值。

2. 种植花草:很多人喜欢在家里种植花草,从挑选种子、准备花盆土壤,到日常的浇水、施肥、修剪,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在这个过程中,种植者见证了植物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发芽、生长,最终开花结果。即便自己种植的花草可能不如花店售卖的那般娇艳欲滴、造型完美,但种植者却会对它们格外珍视。看到自己亲手培育的植物茁壮成长,会让种植者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对这些植物投入了更多的情感。

3. 参与装修设计:当人们购买新房后,往往会参与到房屋的装修设计中。从挑选装修风格、确定家具摆放位置,到选择各种装饰材料,业主们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即便最终的装修效果可能存在一些小遗憾,但业主们依然会对自己参与设计的家格外喜爱。因为在装修过程中,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理念和审美观念融入其中,这个家不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空间,更是他们个人风格和情感的体现。

新年利用宜家效应增进感情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宜家效应,让亲情、友情、爱情在生活中不断升温。家庭聚会时,除了包饺子,还可以一起动手制作年夜饭,每个人负责一道拿手菜,从采购食材到烹饪上桌,都积极参与,让家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彼此的用心;组织一次家庭手工,一起制作新年装饰品,如剪纸、灯笼等,将它们挂在家中,不仅能增添节日氛围,还能让家充满独特的温暖;在与朋友相处时,相约一起做烘焙,分享制作蛋糕、饼干的快乐,把这份亲手制作的甜蜜传递给彼此。

通过这些亲身参与的活动,我们能够创造更多的情感连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让生活充满爱的温度。


(初审:史凌志 复审:唐嵩潇 终审:王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