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学期即将到达尾声,心理中心于11.23-12.6举办的四次团体辅导也圆满结束,让我们一起看看老师与同学们在这四次活动中的表现与收获吧!
团辅一 我的未来不是梦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探索自我、规划未来,11月23日由张宜老师组织了一场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主题的团体沙盘心理辅导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连环掌热身环节、沙盘制作以及分享感受三个阶段,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成长与启迪。
此次“我的未来不是梦”团体沙盘心理辅导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自我、探索未来的平台,还通过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的方式,促进了同学们之间建立友谊和信任。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将带着这份勇气和信念,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团辅二 吹散蒲公英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约70%以上的大学生都存在着拖延问题,11月27日下午,心理中心史凌志老师与10名同学共同开展了一次以“吹散蒲公英”,应对拖延为主题的团体辅导。
团辅流程包括开场“害你在心口难开”的破冰环节,有趣的自我介绍游戏。然后通过有关时间的游戏带大家回忆起自己的拖延往事,以及自己对于各项拖延事件的价值判断,究竟是因为“懒”而拖延,还是因为“不重要”而拖延。随后,向大家介绍SMART目标设定方式,帮助大家为想要达成的目标,想要解决的拖延提供技巧帮助。最后大家交流体会心得的同时,也给大家布置了一个趣味的家庭作业,帮助大家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拖延行为,关注拖延问题。
团辅三 以笔绘心 成长赋能
12月4日下午,心理中心苏老师带领的“以笔绘心,成长赋能”团体心理辅导顺利开展。小组成员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快速认识了彼此,营造了温馨、接纳的团体氛围,而后,通过苏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了“团辅”这种心理辅导形式的含义与作用,签订团体契约书。
在接下来的体验活动中,同学们拿起彩笔,脑洞大开,创编故事,聆听故事,运用了情绪的艺术表达形式,感受了涂鸦创作的乐趣,更仔细觉察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许下了自我成长的愿望。通过本次团辅,同学们学到了做自我想法的觉察者、自我感受的疗愈者、自我成长的促进者,将更积极、更自信、更坚定地迈向理想的未来。
团辅四 我的名字 我的故事
12月6日下午,心理中心唐嵩潇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了“我的名字 我的故事”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首先,通过出示全国户籍人口名字中使用最多的汉字,以及2021年新生儿的取名爆款字作为热身活动,引导同学们聚焦自己的姓名。之后,通过我的名字窗活动,从四个方面引导同学们对自己的名字进行积极解读,并进行小组分享,增强同学们的自我认同。
接下来通过我的专属名片活动,使同学们进一步地探索名字的奥秘,更好地关爱自己的内心成长。最后介绍了自证预言效应、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有关名字的心理学效应,反映出名字的重要性,让同学们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同学们通过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从多角度聚焦解读自己的姓名,为自己赋能,增强了对姓名的认同感,提升了对自我的接纳能力。
每一次团体辅导都是心灵的碰撞,也是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成长。至此本学期心理中心的团体辅导计划圆满完成,希望同学们在期末这个紧张的时间段也记得保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期待2025与大家再见。
(初审:史凌志 复审:唐嵩潇 终审:王晓宁)